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
电影版《长安的荔枝》正在热映。银幕上,火红的木棉花迎风飘散,大鹏饰演的李善德携最后一瓮荔枝纵马穿越盛唐驿道;银幕外,大鹏从网络直播间到知名导演,用二十年完成了一场逆袭。
“荔枝”领跑暑假档
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讲述了天宝年间“荔枝使”李善德(大鹏 饰)奉命运送荔枝的艰难历程。初抵岭南,李善德即遭当地经略府拒之门外,幸好其手中的通行符牒引起了商人苏谅(白客 饰)的注意。为完成这看似“不可能的任务”,李善德与苏谅、荔枝园主阿僮(庄达菲 饰)及身手不凡的林邑奴(刘俊谦 饰)协力合作,一场尝鲜接“荔”之旅由此上演。
岭南荔枝的红,成为暑假档电影市场的一抹亮色。从票房来看,首日3559万飙升至次日6824万,第三日仍稳守6629万高位,上映8天累计票房3.6亿,影片票房有望超7亿。口碑方面,该片豆瓣开画评分达7.7分,暂列2025年国产真人电影开分榜首;在购票观众打分的加持下,多家票务平台评分均突破9.5分,观众热情高涨,甚至出现二刷、三刷现象。
像大鹏过往执导的电影一样,这次他依然集编、导、演于一身。在他看来,影片既要展现唐代长安城的盛景,还要展现跨度长达5000里路的地貌风土,更要展现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。兼具高级的视觉质感和“能闻得见味儿”的百姓日常,同时在情节上还能让观众引发情感共鸣。
展开剩余85%导演的挑战在于如何统筹一个庞大的剧组。用大鹏的话来说则是“如何运转一个巨型的拍摄机器”。影片中,长安部分采用冷色调、对称构图,官员们面无表情地踢皮球,宫殿宏伟却压抑。岭南部分色彩饱和,手持摄影带来真实感,果农们汗流浃背地采摘荔枝,充满生命力。拍摄权贵(如刘德华饰演的右相)时,多用固定镜头、俯拍,强调其高高在上。拍摄李善德时,多用跟拍、晃动镜头,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沉浸感。
执导之外,大鹏身上还肩负着饰演主角的重担。这对他来说同样是件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,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在极限的压力之下,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。”影片将近结尾之时,李善德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右相对峙,伏在地上的他身躯微微颤抖,面容枯槁,眼中满是怒火,随着情绪的递进,他的头逐渐高高昂起,身躯挺直,即使被杖击,鲜血沿着额头流下,也毫无退缩之意。
为了撑住这场戏,大鹏选择压榨自己的表演,一遍遍地调整,一遍遍地跟自己较劲,没有“差不多可以了”,只有“还能不能更好”。就这样演了不知道多少遍,突然有一次,他觉得杂念全消,没有想任何台词,而是完全成了李善德,发自真心地想把那些话说出来——“就算失败,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。”
从直播间到导演椅
这并不是大鹏第一次带给观众惊喜。2023年底上映的喜剧电影《年会不能停!》由他主演,讲述了钳工胡建林阴差阳错被调入总部,连升三级,却又与大厂环境格格不入,最后在年会上揭露贪腐高管,保住工厂的故事。影片自上映以来打破多项纪录,成为近三年元旦档影片累计观影人次第一名,并于今年荣获第20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。
“我叫李善德,自幼便立志到长安,二十四岁,入职司农寺上林署,成为诸多飘荡在长安的浮萍之一。”《长安的荔枝》开头的这段独白,恰是大鹏人生的写照。大鹏为音乐梦想初来北京时,比此时的李善德还要小两岁。
从刚开始做网页编辑,到成为明星聊天室主持人,到开创自己的节目《大鹏嘚吧嘚》,再到自导自演《煎饼侠》狂揽11.6亿票房,他曾被钉在“网络搞笑”的标签上,也曾被群嘲“现在什么人都能当导演”。
陡峭的人生轨迹常常让大鹏觉得幸运。在他看来,自己起点不高,没有专业学过电影,而会表达、有能力的人很多,他只是特别幸运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被大家看到了。这样的经历,让他一方面特别相信奇迹,相信人的意志可以超越各种不可能,另一方面也让他始终有某种“不配得感”,他在乎他人的评价,对赞美和认同总是很克制,对快乐也十分警惕。
对他来说,进步这件事一直很重要,而让自己进步最好的驱动就是这事你做不到,“你让自己去做做不到的这个事,就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。”身边的人说他很卷、很拼,他自己也承认,但这种“卷”和“拼”在他那里有另一种说法,叫“我想鼓励一下自己”。因此,《缝纫机乐队》遭遇市场冷遇时,他选择了一条笨拙却踏实的突围之路,在《演员请就位》里甘当绿叶磨炼演技,在陈建斌的《第十一回》中演绎卑微懦弱的“胡昆汀”,让观众忘记他曾经是“大鹏”,学习各大导演如何调度、运作剧组。
2023年,大鹏凭借电影《第八个嫌疑人》获得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“金爵奖”最佳男演员。在后来的采访里,他说自己只高兴了一个晚上,第二天这种情绪就清零了,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为下一件事情去担心,而不是为上一件事情而高兴。
小人物的银幕表达
从幕后走到台前,大鹏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姿态。在他看来,“我是从非常基础的幕后工作走到台前的,所以很珍惜现在的机会。我时时刻刻都想提醒自己出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,时时刻刻要对赞美和认同保持警惕,要让自己始终有学习的心态,对(电影)这个事充满敬畏,这样也许会走得更长远一些。”
这种性格和心态也渗透进他的创作中,专注小人物叙事是大鹏作品的特色。从《煎饼侠》到《保你平安》,其镜头始终聚焦快递员、网络主播、过气艺人等边缘群体,塑造出平民英雄形象。这种创作取向既源于东北喜剧的市井基因,又融合了新媒体的观察视角。谈及对小人物故事的偏爱,大鹏表示:“普通人踏实生活、热爱生活,会乐观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,我们有必要用作品方式记录下他们的心境和感受。”
在人物塑造上,大鹏形成了独特的“内敛式表演”体系,摒弃了夸张的肢体语言,用微表情传递复杂心理。早期的《煎饼侠》中,大鹏的表演较为外放,常常通过夸张的动作设计营造笑点。近年来,他的演技越发深沉细腻。比如《第八个嫌疑人》中,大鹏成功塑造了陈信文从嚣张劫匪到逃亡21年的阴郁逃犯的转变,以前后反差明显的表演方式呈现了角色;在《长安的荔枝》 中,大鹏将李善德懦弱中带着坚韧、聪慧中带着执拗的性格演绎得层次分明,无论是篝火会与众人纵情饮酒的肆意潇洒,还是为转运荔枝绞尽脑汁的风尘仆仆,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用喜剧外壳包裹现实内核,是大鹏一以贯之的叙事风格。《年会不能停!》将当代职场打工人对大型企业管理制度的“槽点”进行了搜集和提炼。在“逆袭”式“错置叙事”的基础上,添加新鲜且辛辣的“互联网黑话”,表现出了颇具“先锋”气息的对职场的深度思考。《长安的荔枝》表面是古装喜剧,实则融合动作、冒险和心理惊悚元素。
做一个“陪伴型导演”
弹指一挥间,匆匆二十年。昔日的逐梦青年,如今已成为影视行业的翘楚。大鹏说自己最近特别开心的一件事,是听到有人称他为“陪伴型导演”。这种“陪伴”在他看来有一种和观众共同成长的意味,“大家看到我从一开始拍网络视频,到现在拍电影,然后有提高。同时,大家也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有进步,就像我们彼此陪伴一样。我觉得挺暖的。”
专注创作短片的那几年,大鹏希望“抓住一切可能性去吸引大家的注意力,背后的逻辑当然也是希望能把工作做好”,所以几乎是“本能地、无所不用其极地去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逗大家乐”。他坦言,逗大家开心既获得了满足感,也同时背上了一些负担,“直到最近这几年,我觉得自己才可以很正常、很真诚地跟外界说出我的想法。”
《长安的荔枝》片尾曲里有一句歌词,“再大的楼宇城郭,再小的市井烟火,不过是你你我我,一步步往前磕。”对于大鹏而言,以艺术定义其创作,“有些难为情”,他觉得自己“就是用一些极其笨拙的方法去接近自己想要呈现的内容。”
发布于:山东省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15,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