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产业链全景图
图片
02 “反内卷”浪潮来袭
反内卷政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举措,旨在通过法治化手段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、淘汰落后产能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,推动行业从“量的扩张”转向“质的提升”。
图片
具体到光伏行业,政策打击低价倾销、淘汰高耗能硅料和低效电池,倒逼技术升级,直接改了恶性竞争的局面。硅料价格从 35 元 /kg 涨到 45 元 /kg,涨了 28%,硅片、组件也跟着涨,全行业盈利触底回升。
产能出清加快,2025-2026 年预计 15%-20% 产能退出,头部企业更集中;技术也被逼着进步,比如 BC 电池比 PERC 贵 0.1 元 / W,铜浆料能少用 40% 银。
长期看,政策让供需更平衡,比如光伏玻璃限产 30% 后库存降到 25 天,资源往高价值领域走,但要注意政策执行不一和全球装机增速降到 20% 的风险。
03 光伏产业链整体展望
现在的情况是,供给端释放出的产能严重多于实际需要,从生产到销售的多个环节,东西都造多了。
具体来看,每个环节能生产的量,实际被需要的只有一半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环节还在不停地扩大生产能力 —— 虽然市场需求确实在增长,但产能扩张的速度比需求快得多,结果就是多数环节里,需求只够消化五成产能,整个行业的工厂也就只能开一半工。
不过横向对比下来,TOPCon 电池片和玻璃这两个环节,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对最轻。
图片
看 24 年三季度财报,算下来部分企业一年内手里的现金会不够用(算上别人欠的、欠别人的还有利息),变成负数。公司财务状况越来越差,价格战得停下来,不少企业钱已经不够花了。
图片
行业赚钱越来越难,产量一路往下走,整个行业里,工厂也就一半时间在开工。下游组件的生产计划还相对稳些,但上游库存压得太多,整个行业的生产计划都提不起来。
图片
04 上游:硅料、硅片及设备
核心逻辑:供给侧改革推动产能出清,头部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壁垒率先提价,盈利修复弹性显著。
04-1 硅料
行业是两超多强的格局,颗粒硅用得越来越多。国内硅料企业产能集中,到 2024 年底,前四名占 78% 市场,前两名占 52%。颗粒硅 2018 年只用了 4%,2023 年到 17.3%,现在 20%,五年间年均增长 34%。
图片
04-2 硅片
硅片产能太多,赚钱越来越难。硅料瓶颈解决后,24 年底硅片产能超 1200GW,供大于求,新增产能停了,24 年竞争会很激烈。23 年底起硅片打价格战,盈利往下掉,加上还在扩产,工厂开工率低,压力不小。25 年隆基、中环市占率预计 23%、25%,前两名产能占 48%,二三线厂商会慢慢被淘汰。
图片
04-3、“反内卷”,上游核心受益公司罗列
通威股份(600438.SH):主营业务:多晶硅料、水产饲料。核心产品:永祥多晶硅(N型料)、高纯晶硅。最新业绩:2025Q1营收163.91亿元,研发费用2.38亿元。
受益原因:硅料行业集中度高,政策要求“销售价不低于全成本”,公司完全成本控制能力领先(约39-40元/kg),近期硅料报价涨至47-49元/kg,单吨盈利显著改善。
弘元绿能(603185.SH):主营业务:单晶硅片、光伏设备。核心产品:大尺寸N型硅片(210mm)。最新业绩:2025Q1归属净利润同比扭亏,近一月股价涨幅45.28%。
受益原因:硅片环节主动减产,N型硅片报价单周涨幅超15%(1.45元/片),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修复。 ””
拉普拉斯(688726.SH):主营业务:光伏电池片核心设备。核心产品:LPCVD/PECVD镀膜设备、硼扩散设备。最新业绩:2025Q1营收14.51亿元,净利润2.53亿元,销售净利率17.42%。
受益原因:技术壁垒高,下游电池片技术迭代(TOPCon/HJT)驱动设备更新需求,头部厂商扩产订单饱满。
05 中游:电池片、辅材及逆变器
核心逻辑:技术差异化企业享受溢价,限价政策传导成本压力,供需改善推动价格回升。
05-1、电池
电池开工率和组件高度相关。2024年11 月光伏电池开工率 58.92%,排产 54.44GW,环比增 6.93%。10-11 月专业厂家去库明显,企业信心回升,供需好转后盈利有望较快修复。
电池环节集中度低,利于出清和价格回暖。2024 年 CR5 45.8%、CR10 78.0%。协会号召加企业压力,禁止唯低价和供给侧改革加速底部出清,竞争格局改善后价格有望回暖。
图片
图片
05-2、组件
组件价格跌到谷底,龙头赚钱难。行业品牌渠道壁垒厚,头部地位稳。25 年组件出货前六占 76%,集中度更高,龙头更想保盈利,不盲目冲量。
成本上,龙头自己从头到尾做,成本低;价格看市场和技术:美国市场每瓦赚 4 毛多,国内亏 1 毛多;TOPCon 专利保护加强,天合、晶澳已诉讼;隆基爱旭推 BC 新品,或拉大盈利差。格局优化,利好技术型龙头。
图片
05-3、逆变器
新兴市场需求爆发,并网和大储出货大增,工商储成新增长点。24 年并网靠印度、东南亚等,全年高增;巴基斯坦等新市场户储恢复;中美大储续增,欧洲中东大储爆发,阳光签了沙特、英国大单,未来新兴市场大储翻倍,带动阳光等出货大涨。
图片
05-4、“反内卷”,中游核心受益公司罗列
钧达股份(002865.SZ):主营业务:N型TOPCon电池片。核心产品:高效双面电池片(转换效率25%+)。最新业绩:2025Q1归属净利润同比增56.41%,近一月涨幅23.45%。
受益原因:TOPCon电池片报价涨至0.75元/W(周涨8.7%),公司产能利用率超90%,受益于高效产品溢价。 ””
帝科股份(300842.SZ):主营业务:光伏银浆。核心产品:N型电池用低温银浆、铜电镀浆料。最新业绩:2025Q1研发费用2.37亿元,同比增32%。
受益原因:BC电池和贱金属化技术加速渗透,公司铜浆料技术领先,单W银耗降低40%,毛利率提升至20%+。
阳光电源(300274.SZ):主营业务:光伏逆变器、储能系统。核心产品:组串式逆变器(功率覆盖3-300kW)、大型储能集成系统。最新业绩:2025Q1营收190.36亿元,归属净利润38.26亿元,ROE 9.85%。
受益原因:海外渠道优势显著(欧洲市占率30%+),储能业务占比32%,受益于全球光储需求高增及涨价传导。
06 下游:组件、电站及运维链
核心逻辑:组件价格触底反弹,一体化龙头成本管控能力强,电站装机需求刚性。
隆基绿能(601012.SH):主营业务:单晶组件、硅片。核心产品:BC电池组件(转换效率27.3%)、Hi-MO系列。最新业绩:2025Q1营收190.36亿元,研发费用3.94亿元。
受益原因:BC技术溢价突出(较PERC高0.1元/W),限价政策推动组件报价回升至0.75元/W,库存去化加速。 ””
阿特斯(688472.SH):主营业务:光伏组件、大型储能。核心产品:HJT组件、电网侧储能系统。最新业绩:2025Q1大型储能收入占比21.09%,总市值346.69亿元。
受益原因:海外市场占比70%,规避国内低价竞争;储能业务毛利超25%,受益于欧美需求爆发。
泽润新能(301636.SZ):主营业务:光伏组件接线盒。核心产品:智能接线盒(带芯片监控功能)。最新业绩:2025Q1营收2.16亿元,销售净利率15.20%。
受益原因: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(MLPE)渗透率提升,智能接线盒溢价较通用型高30%,绑定头部组件客户。 ””
辅材及配套环节
福莱特(601865.SH):主营业务:光伏玻璃。核心产品:超白压延玻璃(2.0/3.2mm)。受益原因:行业自律限产30%,玻璃库存天数降至25天,价格企稳于26元/㎡,龙头成本优势显著。
德业股份(605117.SH):主营业务:微型逆变器、储能变流器。核心产品:户用离网储能系统(功率5-10kW)。最新业绩:2025Q1营收25.66亿元,销售净利率27.49%。
受益原因:海外户储需求复苏(欧洲电价涨至€80/MWh),公司产品毛利率超40%。
图片
下方扫码直接加入: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15,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